巴氏刷牙法
发布:
简述: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
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
目前全球牙医公认推广的“巴氏刷牙法”,是清除牙菌斑的利器。它的要点就在于:刷毛与牙齿呈45度角,对准牙齿与牙龈交界的“龈沟”——那里是牙菌斑堆积的“重灾区”,通过小幅度的水平震颤,将刷毛尖端深入龈沟,把藏匿的菌斑“震”出来,再拂刷干净。
第一步:刷门牙外侧。刷毛应与牙齿、牙龈成45度角,以画小圆圈的方式活动。

第二步:刷门牙内侧。同样成45度角斜放,上排牙齿向下,下排牙齿向上提拉轻刷。

第三步:刷牙齿咬合面。将牙刷倾斜,与咬合面垂直,前后短距离颤动轻刷。

第四步:刷牙齿内侧面。将牙刷竖起来,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缝上下以小圆弧刷动。每次刷两到三颗牙,反复旋转、按摩8~10次,可多角度地对牙齿和牙龈进行全面清洁。

第五步:轻刷舌头表面。由内向外轻轻刷舌头,去除食物残渣,让口气保持清新。
持续足够的刷牙时间
刷牙是一项需要耐心的精细工作。成年人的口腔里有28~32颗牙齿,严格意义上说,牙刷能刷到每颗牙齿的3个面(外侧、内侧、咀嚼面),算下来有上百个牙面,每个面刷你觉得1分钟的时间足够吗?
绝大多数牙医推荐的2~3分钟,是确保每个区域都能获得尽可能长的清洁时间的最低要求。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刷“很久”了,不妨在下次刷牙时打开计时器,你会惊讶地发现,原来你以为的“很久”,可能连90秒都不到。
尽可能覆盖所有的位置
除了龈沟,口腔里还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卫生死角:上排牙齿的内侧、最后一颗磨牙的远中面(就是最靠喉咙的那一面)、排列不齐、里出外进的牙齿……这些地方都是菌斑的“法外之地”。
刷牙时要有意识地去“关照”这些区域,留足更多的时间和力度,尽可能减少遗漏。说到这里,这也是为什么医生更推荐小头牙刷的原因,因为牙刷太大,速度看上去快了,其实是遗漏了更多边边角角。
别只扫了“大路”忘了“小巷”
这个错误可能是导致“明明认真刷牙,却还是有蛀牙”的主要原因。
如果你的牙齿排列还算整齐,它们通常是肩并肩地排在一起,两两之间会形成一个潜在的间隙,我们称之为“邻面”。如果我们把牙刷直接可以接触摩擦到的表面想象成城市里宽阔的“主干道”,那么这些牙缝,就是那些错综复杂、堆满垃圾的“背街小巷”。
很遗憾,牙刷刷毛无法进入牙齿的邻面。再高级、再智能的牙刷,也只是把“主干道”清扫得锃亮,但这些“小巷”里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,却纹丝不动地待在那里,日复一日地发酵、产酸,悄无声息地从两颗牙齿的接触点开始腐蚀牙齿。
这就是发生在牙缝里的隐蔽蛀牙——邻面龋,早期毫无感觉,甚至自我感觉良好。但是等到你觉得塞牙,或者用舌头舔到有洞时,往往已经蛀得比较深了,甚至会出现疼痛。
因此,我们在刷牙之余,还要学会如何清洁牙缝。
牙线是清洁牙缝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具。每天至少一次使用牙线,注意每一个牙缝有相邻两个牙齿的邻面,都要清洁到。在温柔地上下刮除菌斑后,你会闻到意想不到的“战果”。
确实,牙线用起来比较考验大家的手指精细运动,随着科技的发展,人们使用冲牙器,利用高压水流冲走牙缝里的脏东西,对于戴牙套或牙缝较大的人群非常友好。但请注意,如果水流太弱,是无法有效去除黏附紧密的牙菌斑。
最后,如果你的牙缝比较大,或者有牙龈萎缩,牙缝刷将是比牙线效率更高的选择。
节选 人民网科普 公众号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DG5ZNGUbpIcc3iIDHuz6Vg
- 支持投稿推荐网站、体验攻略,可附带投稿人链接,公众号等宣传信息,邮箱:young-mail@qq.com;
- 本站收录外部链接网站均来源于网络,外部网络均不受本站控制! 仅供学习参考,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本站不对您的使用承担任何责任;
- 参考收录时间时正常显示,排除防火墙、浏览器,运营商等原因,后期网站的内容如出现违规或无法打开等状况,可直接发送邮箱反馈处理。
栏目随机
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
龙喵导航